当前位置:首页 > 校院专栏 > 校园文化

曾庆榴:春园百年历史的艺术展现——话剧《春园·1923》观后

时间:2023-09-28 10:53:43 来源:南方杂志社 【字体: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中共三大决定以“党内合作”这种特殊的方式与国民党合作,从而使国共合作这一政治构想得以实现。此为中共三大最具积极意义的一项决策,体现了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面向实际、与时俱进的精神。国共合作的建立,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走向,掀开了大革命运动崭新的篇章。

  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不是偶然的,是由当时广州具有较为宽松开放的环境条件决定的。1923年2月,马林致函共产国际执委会:“我们在广州有充分的行动自由,而且只能在这里公开举行党的代表大会和劳动大会。”当年4月底,中共中央机关从上海迁至广州,入驻东山春园。春园,是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中共三大的筹备和成功召开,与春园这一西式侨园有着密切的关系。

  长期以来,广大党史、方志、文博、档案工作者及各界、各部门的有关人士,致力于研究、宣传中共三大的历史,产生了丰硕的成果,包括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现在,李新华、练行村创作的话剧《春园·1923》上演了,这是我们翘首以盼的一宗文化盛事。

  话剧《春园·1923》最有意义的尝试,就在于敢于直接触碰国共合作这一中共三大的核心议题,艺术化地把100年前发生在春园及三大会场的故事,通过舞台艺术手法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中共三大会议的9天议程,与会代表就各项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充分体现了党在认识新事物、探讨新问题过程中的民主精神。当然,在艺术创作中,这个讨论的过程就是碰撞,就是冲突,就是戏剧动作和个性表现。在《春园·1923》里,编剧很好地把史料记载中的交流和讨论,转化为可观、可看、可感的舞台艺术行为,用今天的笔端,回望百年历史。

  在已有的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年记录下来的言语。陈独秀说:“情况的发展表明,只有联合战线还不够……我们决定劝说全体党员加入国民党。”李大钊说:“过去和将来的国民运动的领导因素是无产阶级,而不是其他阶级。”“我们不要害怕参加国民运动,我们应站在运动的前列。”毛泽东赞成加入国民党,明确表示:“我们不应该害怕加入国民党。”瞿秋白说:“共产党员如果不参加国民党,国民党就会寻求军阀、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帮助。”类似的言语,编剧已经很好地转化为剧中人物的台词。

  《春园·1923》涉及的历史人物众多,包括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还有马林、蔡和森、瞿秋白、张太雷、张国焘、谭平山和向警予等。就作品的呈现来看,人物定位是准确的,人物关系也是清晰的。和其他戏剧作品不一样,本剧没有所谓反面人物。但是,没有反角不等于没有矛盾冲突,志同道合者之间,因不同的认识和见解而引起的冲突,有时候会来得更加深刻、更加扣人心弦,对观众更有启迪意义。在这一点上,本剧也作了有意义的探索。

  百年沧桑,岁月如歌。当年召开中共三大那座二层砖木瓦房,已经毁于侵华日军的大轰炸。如今在原址旁边建立起来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保存着属于这座城市独有的革命基因和红色记忆。整整100年过去了,当年中共中央机关驻地春园,故园宛在,风采依旧!

  新河浦路如今已成为广州的网红打卡地,每天来这里寻访春园的各地游客络绎不绝。从春园楼上的窗户透出的橘黄色的灯光,人们仿佛可以听到隐约传来的口琴吹奏的《国际歌》,还可以见到那群或穿短褂或穿长衫或扎领带的气宇轩昂的革命先驱……


作者系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省委党校教授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2023年第19期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