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刊发罗红署名文章:广东省珠海市委党校系统构建特色鲜明课程体系
近年来,广东省珠海市委党校(行政学院)聚焦地市级党校(行政学院)应设课程,从顶层设计、组织牵引、链式管理、责任主体等多维度研究、谋划和推进,构建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体系,引导教师明确课程开发方向,弄清学科建设重点,找准教学管理举措,连续三届荣获广东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教学管理优秀奖,先后有10门课程获评省级精品课等荣誉,实现课程质量与教学成效双向提升。
瞄准理论与实践“两个创新”,聚焦主业构建课程体系。体系化、规范性设置主干课程。主干课程聚焦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按照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3大类别构成,梳理6个板块、22个模块、160个主干课程目录。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论+分论”选题17个、在广东和珠海的实践选题34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经典著作选题13个,并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设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选题60个,围绕革命传统教育、党风廉政建设等设置党性教育选题29个,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七种能力”设置选题7个。特色化设置支干课程。重点用好地方特色资源,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珠海和横琴工作重要指示、“一国两制”和港澳等设置党的理论特色选题14个;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等设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选题18个;围绕珠海“红色三杰”、特区精神等设置党性教育选题19个;围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释放港珠澳大桥效能、打造“天空之城”等设置地方实践选题32个;围绕公文写作、调查研究等设置通识能力选题11个。
紧扣组织、实践和干部“三大需求”,动态适配更新课程体系。紧跟组织需求调整优化。由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跟踪研究,及时转化为课程选题,迭代升级纳入主干和支干课程目录,并每年动态更新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协同发展等紧缺课程目录,鼓励支持引导教师优先开发。紧跟实践需求因岗施教调整优化。每年面向全市党政部门和各区(功能区)征集课程选题,结合教师专业特长、改革发展重点探索组建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珠海实践、实施“百千万工程”等研究团队开展跟踪研究。探索教师讲理论、干部讲实践“双师共讲”,同时新课开发必须提交政策变迁与最新部署、全国特别是广东和珠海实践等材料,确保课程始终紧跟地方实践、服务地方发展。紧跟干部需求精准滴灌调整优化。建立校(院)领导班子挂钩联系主体班工作机制,带头下沉到教学一线掌握学员评价和需求反馈,每年以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学员座谈等多元形式开展需求调研,每学期对学员教学评估进行综合分析和问题整改,确保全面准确把握干部需求、及时动态调整课程体系。
把好分析、准入、评比和退出“四大关口”,链式管理用好课程体系。从严把好课程分析关。将课程体系作为课程分析重要标尺,组织教师、教研、教务动态开展“三级统计、三级研判、三级调整”,统计教师个体、教研部门、存量师资在授课程,研判教师课程开发重点、教研学科建设重点、教务师资储备重点。调整教师开发选题、教研课程结构和教务课程目录、紧缺清单、师资储备,实现课程体系与教学管理紧密衔接、互促互进。从严把好课程准入关。集课程体系构建、立项开发、改造淘汰于一体制定课程管理制度,要求新课专题论证优良率、教研室集体备课优良率、教研党支部集体说课优良率及专家、校(院)领导、学员代表和全体干部教师两类人员试讲评课优良率均不得低于80分方可授课。从严把好课程评比关。实施“精品课”建设行动,重点以“四个一批”全链条管理“研、储、管、用”,以自主推介、揭榜挂帅等形式征集一批具有打造精品课潜力的课程,组织一批全国全省精品课线下观摩和交流研讨活动,评选一批市级精品课并作为参评全国全省精品课的储备库,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推广。在职称评聘方面对精品课获得者优先考虑。从严把好课程退出关。主体班实现课程质量评估全覆盖,对排名末三位、被评为“最需优化调整的三堂课”的,强制改造提升或淘汰退出。
坚持领导班子、教务、教研、教师和行政“五元联动”,携手共建课程体系。领导班子把方向绘好“规划图”。校(院)务委员会以上率下做好课程体系顶层设计,把握课程体系建设新动态新要求,研究审定建设规划等“一揽子文件”,常态化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和督促指导。教务部门提策略绘好“路线图”。研究制定课程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梳理主干和支干目录,明确短、中、长期目标和任务,确保研发方向准确、时序科学、规模合理和结构优良。聚焦“研、用、管”全流程和“内容、方法、评价”全要素,完善配套制度体系,探索推行即需即立、即备即讲,以招投标等方式开发紧缺或重点课程,强化效果跟进、经验提炼、问题整改。教研部门抓流程绘好“施工图”。发挥学科团队优势,从专业维度建言献策,重点牵头推进本学科和相关跨学科领域课程体系建设,明确研发清单,开展集体研究和备课打磨,聚力推出精品课程,同时实施AB角制度,确保重点课程的持续性、稳定性。授课教师强落实绘好“作战图”。按照主干和支干课程目录,明确个人课程建设结构、研发时序。树牢教师第一责任人意识,丰富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模式,主动申报立项、备课试讲、打磨提升。支持鼓励“团队化”作战,共同开展理论梳理、社会调研、集体备课等活动。行政部门优服务绘好“保障图”。优化要素支撑,统筹做好经费、技术、人才、后勤等支持保障,重点依托课程紧缺程度梯次精准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教、学、练、战”一体化机制,推动形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规模适宜的师资队伍。
(转自学习时报2024年12月13日校院新闻版 作者:罗红,系珠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