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校声音

符妹:中国式现代化内容布局的整体性

时间:2023-03-27 16:51:38 来源:南方杂志社 【字体: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承继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天下为公、天人合一、民为邦本等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得以开辟和发展。从“四个现代化”初始探索,“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命题提出,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谋划。其内容布局从初级到高级、从片面趋于全面,在演进中不断生成紧密联系的内容要素。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而形成逻辑起点、问题指向、目标筹划、行动遵循、实践方略的有机整体。

  逻辑起点:“五个是”

  逻辑起点回答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的基本问题,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定性”。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超越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基本国情,使其面临“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思路、途径方式体现和带有人口规模巨大的复杂性,而具有中国特色的个性化特点。人口规模巨大掣肘现代化问题决策,需立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起点,坚持先易后难、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稳中求进和循序渐进”。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体人民是对象所指,共同富裕是价值所指。新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新时期标示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共同富裕本质。新时代推进从全面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富裕在持续的历史求进中阶段性实现。区别于两极分化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经济基础的物质文明与上层建筑的精神文明相互作用,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文明成果及反映。协调“两大文明”是对社会基本矛盾规律的把握,“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本要求。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是有机生命演化的产物和结果,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人与自然在起源上同属于“生命共同体”。基于人与自然共存的生命整体,致力于建设“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正义”。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摈弃殖民掠夺的现代化老路和邪路,坚持历史正确的和平发展道路。

  问题指向:“机遇与挑战”

  问题指向回答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是对其问题意识的“定题”。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一方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如党的全面领导显著加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中国式现代化具有较强总体竞争力。世界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呈现东升西降、南升北降等。另一方面“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交织。高质量发展面临卡点瓶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二是社会思潮渗透与传播力不足。工具理性引发极端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躺平主义等,数字文化霸权输出威胁主流价值认同,削弱其国际传播力。三是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与民生供给不足。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育、住房等民生供给不足。四是生态环境修复与生态问题国际博弈激烈。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美好生活期盼存在差距,“生态环境问题的大国博弈十分激烈”。五是党风廉政与反腐败问题仍顽固多发。“四种考验”“四种危险”长期存在,一些党员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不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较为突出。六是世纪疫情影响与世界动荡变革交织。世纪疫情下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风险挑战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缘起,是对其问题所指的厘清。

  目标筹划:“分两步走” 

  目标筹划回答中国式现代化“往哪走”,是对其目标所指的“定标”。目标筹划侧重于未来结果的提前预想,为达到所求目标设定当下行为选择。首先,细分阶段性和长期性目标。新中国早期提出“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新时期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概念。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为阶段性目标,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现代化。新时代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阶段性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立足历史演进的渐进性和绝对性,把实现共产主义的长期性目标予以阶段化。以阶段性目标的达成,累积长期性目标的生成条件。其次,厘清当前和长远目标任务。未来五年内的目标任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等。2035年的目标任务则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等。依据长期性目标制定阶段性目标任务。最后,明晰局部性与全局性谋划。未来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总体性筹划,依此明晰经济、政治、文化等局部性安排。经济上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政治上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应有之义,文化方面“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等。

  行动遵循:“五个坚持”

  行动遵循回答中国式现代化“朝哪走”,是对其原则要求的“定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原则,明确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原则要求。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遵循。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核心,坚持党对其的全面领导。以党的领导保证中国式现代化的无产阶级性质,增强其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力。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遵循。秉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摈弃老路和邪路中推行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建设。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遵循。把人民大众作为发展主体、动力和享有者,“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四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的动力遵循。以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在全方位激发制度优势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动力源。五是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内力遵循。注重发挥内因性的群体力量,增强统筹发展和应对困难挑战的顽强志气,以集体“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以“五个坚持”作为行动遵循,指引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所指。

  实践方略:“两个统筹”

  实践方略回答中国式现代化“怎么走”,是对其实践路径的“定策”。首先统筹国内“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性,系统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其次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认识“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把握世界历史演进客观趋势。揭示以资本为中心的单向度现代化限度,探索破解全球性问题挑战的中国式现代化路径。以独立自主革新支配—从属思维范式,摈弃市民社会单向度的偏私性和狭隘性。推动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和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人类社会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发展。“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创造文明交流、文明互鉴和文明共存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五个是”为逻辑起点、以“机遇与挑战”为问题指向,秉持“两步走”的目标筹划和“五个坚持”的行动遵循,推行“两个统筹”的实践方略。“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内容联系,坚持问题与行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把握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科学思维方法。

[课题资助: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空间治理逻辑与创新路径研究”(GD20YXY01);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22年一般课题“新时代革命精神涵养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逻辑进路及其实现机制研究”(XYYB202202)]

(作者系广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2023年第6期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