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校声音

许德友 徐光宇: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时间:2022-11-17 09:41:13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体:

  高质量发展,同时涵盖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和生产关系的改进,这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彰显出“高质量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一、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其判断的主要依据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就是发展质量不高的体现。不平衡发展,既表现在区域和城乡的空间层面,也存在于产业和领域的行业层面。一个最直观的表现是,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和生活质量仍存在不小差距。不充分发展,既表现在人均指标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上,也体现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还有短板上,其突出的表现是,我国的人均收入还不够“富”、部分产业竞争力还不够“强”,还有被别人“卡脖子”的产品。高速度增长必然驱动经济体量的扩张,但未必会等量地促进发展质量的提升。如同一个人的身体,身高增加了,体重增加了,并不必然意味着强壮了;强壮,就要骨骼更硬朗、肌肉更结实,各部位更协调,灵活性和韧性更足。类比中国经济,长高和增重相当于高速度增长,长大的过程中伴随着更强壮、协调和更富韧性,相当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上的“富强”是应有之义、题中要义,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

  从2012年到2022年,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通过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打下坚实基础。历史性成就,更多地体现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层面,既包括规模体量的增长,也包括质量效益的提升。从全球看,同等环境和条件下,中国的生产力提升得更快更稳更好,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历史性变革,更多地体现在生产关系的改进层面,既包括发展理念和观念的转变,也包括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国民经济运行体制的优化。十年来,我们通过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破除了制约经济发展的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经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高质量发展,同时涵盖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和生产关系的改进,这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乃至未来更长时期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难看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非常清晰而明确的:总需求与总供给保持基本平衡、相互促进,国内大循环更畅通、国际循环更有质量,更高的生产要素质量水平和配置效率驱动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更稳定更安全,区域城乡发展更融合更协调。上述关于经济发展的供需关系、内外联系、产业体系、空间关系,主要是从宏观指标、最终结果的维度来体现的,而其微观基石则在于全要素生产率,可持续发展的密码也在于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指的是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都不变的情况下,产出量仍能增加的部分。通俗地说,就是“等量投入,更多产出”。同等数量的要素投入,为何会有不同的产出?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要素存在质量或水平差异,例如一个受过严格技能训练的劳动者与一个没经过训练的劳动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劳动效率肯定有差异,当其使用复杂劳动工具时,这种差异会被放大。二是要素配置存在差异,例如劳动和资本无法从低产出效率部门向高产出效率部门流动时,会导致配置扭曲,降低总体产出效率,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钱尽其利”,说的就是更高的配置效率促进更高的产出效率。三是技术、管理等因素存在差异,显而易见,掌握了更多、更高水平的技术能力,会促进产出效率的提高,管理、组织、协调配合得好的生产单位,优势互补,也会促进产出效率的提升。在劳动力数量下降但质量提升、储蓄率和投资率下降但配置效率优化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是高质量发展的不二法门,这也是我国经济速度换挡、结构转型、动力转换的内在机制。

  三、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依托

  高质量发展,从整体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个体看,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反映到经济发展层面,其内在逻辑是:人的技能才能(即人力资本)不断得到提升,与之配合协作的劳动工具持续升级,生产系统所使用的技术和方案也持续更新,进而驱动人均产出效率和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最终推动个人生活品质的改善(收入提高的结果)和全体人民的福祉提升(经济发展的结果)。高质量发展,落脚于高品质生活;人的现代化,终归于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设想一下,若没有高质量发展作为依托,没有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支撑,失去有竞争力的产业带动高质量就业,失去高附加值的生产活动对高收入水平的支持,不仅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受影响,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福祉提升也难以实现。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生改善和美好生活,是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实现的。

  由上面的内在逻辑很容易推演得到——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非常必要和重要,因为只有规模庞大的实体经济(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才能承载我国超大规模的劳动就业人口,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承载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变革,持续推动人的劳动技能和人力资本转型升级;与此同时,高素质的劳动要素又推动了产业基础的高级化和产业链的现代化。从此种意义上说,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现代化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相互成就。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体经济是劳动就业的主要载体,新型工业化是劳动就业的重要方向,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劳动者的全面发展。换言之,实体经济及其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这样一个“环境”:人通过不断升级劳动,实现全面发展和自身现代化,国家通过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制度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新发展格局必然蕴含着更高水平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安全性和稳定性正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作为一个超大市场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迈向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必然要承受其他国家都不曾遇到过的各种压力和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进一步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也有利于在极端情况下保证我国经济基本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

  要通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制度保障,推动高质量发展。总的思路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要求,未来重点任务主要包括: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等,将有力促进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逻辑结构研究”(19BJL007)阶段性成果之一】

许德友: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科研处处长、教授

徐光宇: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深圳特区报》2022年11月15日第B03版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