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联鸿:悦理轩:现代化的“天花板”,长什么样
“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一番话,高屋建瓴、直抵人心。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认识不断深入、战略不断成熟、实践不断丰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向人们展现了更加清晰、更加可感的现代化强国前景。
承载着人们热切的期盼,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
我们的现代化有多难?先来看看现代化事业中的那些必答题。
不能落下任何一个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也不曾少;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同样也要一个都不能掉队,我们党也不会让任何一个人掉队。我们党要建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14亿中华儿女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这是一个世界性和世纪性的难题。
“蛋糕”要做大,而且要分好。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就是在不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锚定人民圆心、拉长共享半径,通过完善分配制度把“蛋糕”切好分好。然而,不管是“做蛋糕”或是“分蛋糕”,我们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而且其间涉及一系列重大利益问题调整,可以说充满艰辛和挑战。
“口袋”既要鼓,“脑袋”也要富。我们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既要实现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家底儿”厚起来,还要让人人“脑袋”富起来,展现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气神”,最终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我们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人们对于“首都蓝”“广东蓝”等已经习以为常;广东练江、茅洲河从人人避之不及的“墨汁河”成为人民群众流连忘返的“生态河”,再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112种我国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实现了野外回归……一幅幅美丽生态画卷在神州大地舒展。然而,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仍需付出长期艰苦努力。
富而不骄、强而不霸,不断扩大“朋友圈”。从古到今,“以和为贵”“天下太平”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追求。即使国际局势动荡多变,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上升,中国始终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拒绝“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努力当好“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恶意打压、封锁、抹黑,我们必须学会自处、从容应对。
俄国革命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任何东西,凡是我们拿来和别的东西比较时显得高出许多的,便是伟大。
我们的现代化亦是如此。天花板有多高,实现后就有多伟大,就有多激动人心。
我们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没有盲目“抄作业”,而且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从一开始就着眼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亦是两个庄严承诺。
可以设想,到本世纪中叶的那天,当我们把这样一个人口超大规模的文明古国建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可以自豪地说我们解决了“一个世界性和世纪性的难题”,同时也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何其壮哉!
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说过:“中国人说话、中国共产党说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说话是算数的。”
这一点已经在圆梦小康中得到印证。过去的一百多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力奋斗,始终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把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这一点也必将在圆梦强国时得到印证。我们的现代化没有先例可循,无异一场“前无古人、在很长时间也不会有来者”的挑战。迄今为止,全球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人口不超过30个,总人口不超过10亿,不到全球人口的1/7。而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4亿人口。基数的巨大差异,意味着我们每往前走一步,都需要比其他国家付出数倍、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努力。面对庞大的内部压力和陡增的外部不确定性,我们必须在党的旗帜下团结奋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伟大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这一路必然不尽是顺风顺水,要做好跋山涉水,甚至面对惊涛骇浪的准备。然而道路前方的美好愿景,值得我们为之奋斗、为之打拼。
执笔丨邱联鸿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教授,博士)
文章来源:党建全媒体 南方杂志 202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