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超:构建精准化精细化社区服务体系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20-02-24
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对于当前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在社会管理服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破解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从而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全国都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要以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来检验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社区居民发动起来,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
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对于当前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在社会管理服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破解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从而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创新社区治理,突出社区服务供给功能
构建社区事务、服务、任务清单管理制度。街道办事处要面向社区重心下移,合理划分行政事务和居民生活服务的职责范围,构建社区事务清单。将社会性服务职能交由社区承担,形成服务重心向社区下移、财政投入向社区倾斜、公共资源向社区下沉的局面。同时将不属于社区任务,但社区做起来有优势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可以以“费随事转,权随责走”的方式下沉到社区。对社区工作人员所履行的职责、承担的工作任务、达到的工作标准等,进行任务清单管理,促进社区工作者履行好职责,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
构建社区宜居生活共同体。培育社区居民参与“宜居社区”建设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强化居民社区归属感、认同感,激发居民形成合作参与意识,将社区打造成一个环境优美、邻里互助、和谐友爱的宜居生活共同体。同时,强化社区自治功能,依托社区信息互动平台,扩宽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途径与渠道。在涉及社区事务决策时,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反映居民需求;在决策的实施阶段,让居民参与其中,激发社区建设的合力,让社区真正成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美好家园。
创新社区服务供给方式,突出精准化和精细化服务
打造“全响应”网格化服务体系。完善社区网格化工作,构建“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社区治理精准化基础。围绕基本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公益服务、智慧服务、社会组织服务、社区党建服务、社区治安维稳等,开展“网格化+”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网格化+”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网格化+”社会组织公益行、“网格化+”老人关爱服务行动,实现居民需求与社区服务的零距离无缝对接。同时,大力推行“社工+社会组织+义工+志愿者”工作模式,以社工为主体,以志愿者和义工为辅助,充分发挥驻社区企事业单位及居民群众的作用,形成多元共建共享的“全响应”网格化社区服务供给格局。
构建菜单式社区服务项目库。以社区居民满意度为导向,及时掌握居民需求变化,积极推进社区服务标准化建设,努力使服务项目可以针对不同群众有相应的服务措施,推动社区服务供给从“政府配菜”向“居民点菜定菜”转变。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基础,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形成菜单式服务项目库,并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推动社区服务更加精准化和精细化。打造社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立项目资金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扶持,加快培育发展一批能快速响应“定制化”需求的社会组织,确保社区服务从居民的需求中来,落实到居民的满意中去。
打造智慧服务“社区通平台”系统。通过整合各职能部门的力量,以社区网格为单元,搭建市、区、街、社区四级联动的包括人口、就业、单位等的综合信息数据库,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涉及公共服务多部门数据交互与共享,并延伸至各社区。以基础数据平台为依托,以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为导向,开发“社区通平台”系统,对民政、社保、医保、计生、养老、党建等公共服务事项进行流程再造和数据对接,实现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方便群众在社区的自助终端上实现网上办事、网上邻里交流、需求项目申报,以及各类证明自助打印功能,提升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对接水平。
创新社区人财物保障途径,突出资源下放社区
创新社区人才保障途径。要按照社区居住人口的千分之二进行调整,确保社区服务人员力量。不断拓宽社区人才来源渠道,吸纳各类院校社工专业人才进入社区见习和工作,鼓励社区工作者取得社工专业职称,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建立社区工作者待遇正常增长机制,畅通社区人才上升空间。
创新社区经费保障途径。在社区设立专门账户,社区的工作经费和部门的专项经费直接下拨到社区,由社区统一管理,杜绝因经费管理层级过多产生挪用挤占、截留拖欠等问题。同时,推动自上而下的资金发放和自下而上的经费申请相结合,更好地为社区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此外,还要从依赖单一财政资金逐渐向资金来源多元化转变,引导更多的企业、社会组织对社区提供资金支持,如兴办设施、投入公益活动等。
创新社区服务设施保障途径。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社区建设,鼓励通过PPP、BT等模式参与包括教育、医疗、养老、文化设施等在内的社会事业,增强社区多样化服务供给能力。同时,整合社区所辖区域内的区、街道的公共服务资源,充分发挥社区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推动所辖区域内企事业单位开放服务设施,试点社会联合经营,提高服务资源的社会化程度,充分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决策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