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基炜: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推进、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新时代新征程,为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破除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体制机制弊端,必须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
新征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以及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系统整合为一体贯通的观念体系,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比如,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突出特征之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呈现出富强与民主价值的有机结合,体现出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的统一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突出展现了富强与和谐价值的深度融合,突破西方式现代化霸权主义、竭泽而渔的发展困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理性和先进性,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超越西方式现代化的深层原因。只有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来认识、来落实,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不断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必须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通过高扬理想信念旗帜,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推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崇高价值追求,进而有效整合社会意识、引领社会思潮,培育形成向上向善、开拓进取的文明风尚。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构筑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明,如“富强”“民主”根源于“富民厚生”“民为邦本”的质朴思想,“和谐”“平等”源自中华民族“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伟大实践中,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得以传承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挺起民族精神脊梁的战略支撑。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必须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传承和延续中华民族思想精髓、精神基因、文化血脉,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建设的主要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运用法治手段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建设作出明确部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一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机制。宣传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立体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盈网络空间。教育方面,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底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机制。一方面,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另一方面,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开展志愿服务制度建设,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学校、企业、社区、农村等。弘扬诚信文化,开展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有力的道德支撑。
三是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从顶层设计看,2018年5月,党中央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明确规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战略目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全过程,把实践中得到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从配套机制看,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协调机制,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审查工作,完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审判执行工作的配套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环节。
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的有效路径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应看到相关制度机制存在制度合力不足、执行力度有限、融入程度有待深化等问题,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应对新的挑战和困难,必须进一步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一是完善价值引领机制。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加强立法项目的价值观审查工作,推动法规、规章、司法解释更好体现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公民的价值准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和规约礼仪制度,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鼓励制定实用性操作性强、价值导向正确的制度。
二是健全配套制度机制。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中有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规定,完善对党员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与考核机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制度。紧紧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战略性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师德建设,健全认定和处理传播负能量和错误观点行为的工作机制。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完善道德典型礼遇机制,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全社会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改进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优化英模人物宣传学习机制,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推动全社会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全面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确保文明实践阵地大门常开、活动常新、服务常在。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扎实推进志愿服务法治建设,健全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建好用好志愿者队伍,建立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服务联动融合机制,完善志愿服务激励保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力量。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元素研究”(GD24WH0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