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校声音

郭惠武: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形成新型生产关系

时间:2024-06-24 11:47:18 来源:南方杂志 【字体:

  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更好相适应”。

  在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创新始终是最主要的动力,因此,新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关键就是看其能否促进创新。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创新投入大国,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达到3.09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研发经费投入的比重已经超过18%,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5%,在世界上排第13位。需要注意的是,研发投入虽然重要,但创新仅靠研发投入还不够,还必须结合企业家精神等影响创新的重要条件。大量研究发现,欧洲存在“研发悖论”现象,即欧洲许多国家的研发投入规模很大,但研发投入对产业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却并不理想。学者们发现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对于其他高增长的发达国家来说,欧洲这些国家的“企业家精神”较为缺乏。企业家精神就是指企业家或创业者所拥有的创新创造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对市场机会的敏锐感觉以及整合资源的能力等。企业家精神旺盛的市场主体能够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以及技术创新的应用方向,从而将技术创新与相关的各类要素组合起来为需求者提供新的价值,也就是技术创新的商业化过程。在企业家精神缺乏的社会,知识与科技创新很难商业化,也就难以形成新质生产力。“研发悖论”会在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经济体中出现,说明即使我们已经构建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还是有必要不断推进改革以更好地激发出企业家精神。尤其我国由模仿学习式的创新转向自主创新后,就更需要企业家和其他各类主体努力向技术前沿开拓,持续探索市场机会和推陈出新,并把资源不断配置到新产品和新技术上。要激发、锻炼和引导企业家精神,总体来说就是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推进产业政策的相关改革,激发企业家的探索精神

  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主导产业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因此政府部门惯于采用一定的政策来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和新产业梯队的形成。在新产业发展上,政府部门往往根据目前科研和技术进步方向以及企业创新的动态来选定一些增长潜力大、技术水平高、带动性强的产业作为培育的目标,并给予一定的支持。但创新和产业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力量有限,而且政府不是市场交易的亲身参与者,其仅根据历史和现状来推测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往往存在较大偏差。因此,技术创新的推进和应用以及新产业的形成,最终要依靠大量的企业家和创业者在市场生死竞争中前赴后继的探索。企业家对创新的敏感性和敏锐性不是天生就具备的,而是需要在市场上的一次次试错中来锻炼和培养的。如果产业政策力度过大,对于产业和技术领域发展方向设定过细,支持领域划分过于清楚,并给予大量的资源投入,则相当于政府代替企业家作出了决策。企业家从逐利的角度也总是关注政府的产业发展战略是什么以及政府正在支持什么产业,以争取在政府的资源配置中分得一杯羹。久而久之,企业家自身的探索精神会弱化,对市场的敏感性会下降,投资决策能力也难以得到提升,社会中的创新活力会受到抑制。因此,有必要推进产业政策相关的改革,健全各类政策制定和行业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尝试建立产业政策负面清单制度,尽量减少偏向某些具体行业的选择性产业政策,仅针对个别关系国家发展安全和产业安全的关键领域实施偏向性支持,将更多资源投入增强市场功能、普惠性的政策领域,如着力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加强产权保护、定期发布科技动态信息、完善支持创新的金融体系、建立通用性和重点领域的创新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而把资源配置的决策权更多交给企业家。

  推进促进地区间良性竞争的相关改革,将企业家精神引导到正确的方向

  地区为了吸引新产业、新项目,往往对要引进的目标企业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如财政补贴、土地价格优惠、政府跟投等,形成地区之间的招商大战。这种地方政府竞争的方式有利于降低企业发展的门槛,但也存在明显弊端,一方面这让地方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地区间的招商竞争容易导致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政策优惠力度更大的地区上,而不是集中于创新以及自身能力的提升上。同时,也存在一些企业家利用地区发展新兴产业的急迫心情,夸大企业能力以及产业项目的前景,最终套取相关资源的情况,甚至有企业用同一个项目在多个城市同时拿到补贴。因此,地区间的恶性竞争有可能导致企业家不走正途而“另辟蹊径”。针对此类问题,近日国务院发布并将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明确规定,相关单位制定的政策措施,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含有影响生产经营成本的内容,如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选择性、差异化的财政奖励或者补贴以及要素获取方面的优惠等。该条例有利于规范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也有助于对企业家精神的正确引导。下一步应进一步细化措施,以充分发挥其效果,如可建立健全涉企政策文件与措施抽查机制、定期清理机制以及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会审制度等。除此之外,还应改革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鼓励其更多通过改善营商和创新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合理规划和布局“三生”空间以及完善产业配套等来吸引外部投资。地方政府在关注风口产业和热门企业的同时,也应重视引入和适度支持还处于研发或概念阶段的产业和技术。虽然这类产业和技术未来不确定性较大,但地区之间在这些领域的竞争也不激烈,如果选择的产业和企业比较精准,则地区可以在不付出太大代价的同时获得新的增长动能,并且这样的引资策略也有助于地方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以及创新创业友好型地区品牌的形成。

  推进新型要素的市场化改革,为企业家精神的发挥拓展空间

  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受到其获得资源要素便利程度的影响。要素的市场化程度越高、约束越小,则企业家整合各类资源促进创新商业化的成功率就越高。当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引入了新型生产要素,如数据要素与低空要素等。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产生出了大数据,算力的提升大幅度增强了数据处理能力,机器学习技术路线的人工智能又特别依赖大数据,这一切使得数据要素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投入品。在低空要素方面,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技术和产品的快速发展,以及空管、导航、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充分开发利用低空资源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人们的社会生活将不再主要局限于地面,会向三维立体的方向大幅度扩展。可以预见,数据要素和低空要素等新型要素将会催生出大量新技术、新产业和新模式,这为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更大的可能空间。但目前,由于产权界定还不清晰、安全隐患仍然较大,相关部门对这些新型要素的管制还比较严格,市场化程度还远远不够,这也限制了企业家精神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发挥。如数据要素的开放性、互通性不足,从而导致“数据孤岛”和“信息割裂”问题,相关技术人员和企业难以利用现存海量数据开发新产品。低空空域目前也存在开放程度低,多头管理导致审批流程复杂和审批时间长,民航、空管、气象及通信等部门在相关领域协同性不够等问题。因此,应着力推进新型要素的相关改革。在数据要素方面,应在技术允许以及安全保障到位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及相关公共数据的开放程度,探索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体制,建立健全数据产权登记制度,为数据要素的市场化交易提供基础。在低空要素方面,要推进空域分类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重点建立更加顺畅的军方、民航及地方政府的低空空域协调机制,并完善飞行活动审批和无人机实名制登记等方面的制度。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GD22CYJ2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广东省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2024年第12期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