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育珊:人文经济学视角下英歌舞的创新发展
今年春节,“又老又潮”的英歌舞在英国伦敦街头以短短6分钟的表演吸引了不少海外民众现场围观。刚刚结束的五一节,英歌舞火遍祖国大江南北。有“中华战舞”美誉的英歌舞,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以刚健豪迈、质朴敦实的动作,以激昂气势、振奋人心的精神,将“舞武融合”提升到最高境界,带火了这项已经起舞超过300年的国家级非遗艺术。
2023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人文经济的繁荣发展,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生动实践。潮汕地区能否以“出海又出圈”的英歌舞为契机,开发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文旅经济、催生网红经济、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值得期待。
以文塑旅,带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2024年2月14日,“中华英歌·舞动汕头”开启潮汕地区最大规模的英歌舞集中展演和巡游,15支英歌队、近千名“舞者”献上“年味”十足的表演,现场排山倒海的气势,令人激情澎湃!这场巡游有3720万网友通过各类媒体平台观看了直播,全网话题阅读量超过5亿。英歌舞再次成为网络热点,网上最多的留言是“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潮汕看英歌舞”。春节期间被网友定位为“中国年味天花板”的英歌舞,百度搜索量环比上涨510%,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前往潮汕。春节假期,汕头共接待游客50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43.7亿元,同比增长133.03%。揭阳市春节假期的总游客量约366.6万人次,同比增长51.79%。民俗,是最“潮”的风,上榜全国十大民俗活动首位、“又老又潮”的英歌舞迈着中华民俗现代化步伐,从历史长河走入流量经济池,走向全球潮人的乡愁家园,敲开人文经济的大门。
英歌舞是潮汕地区诸多非遗中的一项,仅靠英歌舞来促进文旅发展显得有些单薄。如何以文塑旅,带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应该以英歌舞的“火”和“潮”为契机,结合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营造活态文化氛围,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期待值。
潮阳从演艺经济着手——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翁木顺,组织潮阳英歌队陆续注册公司,进行合法运营,解决经费和发展的两难等问题。2023年3月,海门和睦英歌队签下了首份常态化一年期商演合同,每月3.2万元,参加每周末在潮阳莲花峰风景区的演出。据潮阳文旅局介绍,该景区2023年的旅游收入超过4000万元,接待人次和收入同比增长50%。
普宁则探索如何以英歌舞的“火”和“潮”带动产业发展——“看英歌来普宁,让英歌讲述潮汕故事。”普宁人卢伟锐策划的潮汕民俗实景演出项目《英歌情》已经立项,预计今年公演,项目总投资1.2亿元。以英歌IP带动文旅消费的这一项目,将带来门票及住宿、餐饮、娱乐和购物等周边收入,预计年度总收入可达2亿元,还可创造1000个工作岗位。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潮人”加入英歌众创团队,渴望研发出“爆款产品”。普宁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陈丹萍尝试将英歌与青梅、纺织、中药、花木、民俗和美食等地方文化元素相结合研发新产品——如印有英歌图样的红包和纸扇,以促进文旅及县镇村的协同发展。英歌舞内容取材于《水浒传》梁山108将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可借鉴故宫文创产品大力发展文创衍生品,以梁山好汉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打造互联网时代超级文化IP。
以文兴业,催生网红经济可持续发展
2023年春节前夕,疫情防控措施放开,寓意迎接吉祥、驱邪除疫的英歌舞开始“炸街”!2023年,英歌舞的流量持续高涨。近10万创作者在抖音发布超过18万个让人热血沸腾的英歌视频,年度累计30亿次播放,获赞超过3000万。小红书、百度等网络平台也在迅速扩散,流量从万级飙升至亿级。音乐、美术、舞蹈、武术……全媒体总动员的多模态创新,360度“无死角”展现英歌舞的魅力。2024年第一季度,抖音以“潮汕中国年”为主题,推介民俗和美食。英歌舞被纳入特色旅游线路,80余条潮汕文化体验线路的交易额环比增长470%;英歌舞还走进美食直播间,本地商户单场直播销售额超过50万元。显然,短视频和直播打赏为非遗产品带来了新的销路和票房。同时生动诠释了习近平同志在《文化是灵魂》一文中指出的,文化的力量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抖音生活服务负责人表示,“年轻人是非遗产品的主要消费者。”年轻人的确更懂年轻人——“英歌舞之乡”泥沟村95后青年张振洪,2019年9月在普宁首创“英歌魂”茶饮品牌,将IP转化为经济价值,“英歌非遗和潮汕美食是绝配,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呈现。”国潮崛起,玩出新花样的是年轻人,张振洪成功将“英歌魂”带出潮汕,做出了潮牌的感觉。目前,全国已有200多家“英歌魂”门店,每年卖出超过1000万杯奶茶,年销售额近2亿元。张振洪们思考的是如果能把英歌舞为代表的非遗文化渗透到商业领域,成为平时可消费的产品,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接触到,相信这对大众了解和继承发扬文化遗产会更有帮助。
以文化人,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指出,“文化经济”的本质在于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说到底要突出一个“人”字。“人文经济学”是对“文化经济”的创新蝶变,体现在文化经济化与经济文化化中。
汉家宗族聚居与海上谋生长期并存的潮汕地区,形成了独有的既保守又开拓的潮汕文化。潮汕三市地处“省尾国角”,地理上亲密毗邻,文化上同源同宗,说一样的方言,过一样的习俗,历史上同属一家。独有的文化,为发展文旅产业保存了丰富的资源:世界非遗工夫茶、舌尖上的潮州菜,风格独特的宗祠建筑,潮剧、潮绣、潮雕、潮瓷等文化瑰宝,更有广受关注的以“英歌舞”为首的民俗活动。以英歌舞为代表的潮汕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民间的集中性、整体性、活态性展现,保存了中国人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是有生命力的活态文化的典型代表。
英歌舞“出海又出圈”,潮剧也首次登上春节联欢晚会,央视等官方媒体全方位报道了潮汕地区的各种活动,自媒体广泛传播潮汕游的视频,潮汕地区的知名度直线上升。面对这泼天的流量,共享一张文化名片的潮汕三市,要以更广阔的思路、从更广阔的空间来打开格局,以粤东城际铁路修建为契机,通过产业链对接,推动合作项目落地;联动汕潮揭都市圈,通过区域协同立法,解决跨区域的行政协调、不同区域之间的利益分配等难题;求同存异,在文旅发展上寻求合作,共同携手推动潮汕文旅业做大做强。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主任)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2024年5月10日第A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