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校声音

陈晓运:更好推动县域强起来、群众富起来

时间:2024-02-26 11:07:26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硬道理,高水平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认认真真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更好推动县域强起来、群众富起来。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布局:

  一是坚持全国“一盘棋”,拉开格局,整体布局。当前,我国已相继实施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未来,要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不断调整完善区域规划与政策。同时,也要推动不同区域梯次接续、各显其能、各取所长,从而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有序流动和高效集聚,建设更具经济活力、发展潜力和成长动力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二是理顺城乡关系,坚持互促互进、共生共存,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城市与乡村空间相邻、利益相接,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局面,让投资注入乡村,以消费链接城乡,城乡发展都能更上一层楼。下一步,应健全有利于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普惠共享、资源要素平等交换、生产要素充分对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体制机制。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梯度配置县乡村公共资源,立足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现代优势产业群。

  三是构建长效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创新活力。比如,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可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进三大地区与周边毗邻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深度融合。下一步,应完善规划体系、政策体系、考核体系,深化改革,“放活”权限、“盘活”资源、“激活”要素,加快建立区域合作利益分享机制和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打造支撑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域创新范例。改善社会预期,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24年2月20日05版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