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峰:坚定文化自信 巩固和发展文化主体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党充分运用和发挥“两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创造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根本的社会主义革命文化,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尤其是新时代以来,我们党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真正实现了文化主体性的自我确立,实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有了文化主体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有文化塑造力的根基,实现对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学习借鉴,创造具有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特质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面对百年变局,我们需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巩固发展文化主体性,切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命力的展现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只有对自身文化充满自信的民族,才能够在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推动下不断前行,蓬勃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能动的反作用。一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走向了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什么样的科学理论,建构了什么样的制度体制,都离不开知识经验、思想文化的支撑,价值观的导引,精神力量的推动,以及传统文化的涵化,等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的全面滋养。
从现实层面来看,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既来源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传统,也来源于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的“两个结合”,在四个历史时期中所取得的脱贫致富、经济增长等一次次胜利与成就。历史和现实多次证明,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才能以一种较为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对待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而才能全面地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历史、发展逻辑、时代走向等方面进行详细科学的阐释。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才能在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为世界文明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展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历史意义。
百年变局,全球各国之间的文化博弈也在加剧。在现代化的多元世界中,文化多元化与文化异质化同时存在,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从未停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必须要坚定自身的文化自信,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性的认知与坚守,绝对不能再度掉入文化自卑,更不能盲目自大。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
“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思想文化既关系到国家、政党的根本价值取向,也在某种程度上反作用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因此,任何民族想要行稳致远,想要具有民族凝聚力、思想引领力、价值推动力等,就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而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以文化主体性来找准自身的文化定位,推动文化发展繁荣,走向文化自信自强。
文化主体性,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文化发展上所体现出来的自主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内在蕴含着作为文化主体的人民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豪,坚持与发展。文化主体性表现为我们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性地位,即在与任何文化交流互鉴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也表现为我们对文化选择过程中所具有的自主权,即在文化交流、开放过程中所不断重构的,进而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意义上的文化现代化和文化自信。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一方面,这种“依托性”体现在我们在坚持文化主体性的过程中,以准确的文化认知、强烈的文化认同以及坚定的文化自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推动了文化自信的形成与发展。文化主体性首先基于我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基本特征等所形成的准确全面的文化认知。其次,在全面认知的基础上,我们开始形成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创新性、连续性等特点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最后,有感于这种自发形成的文化自知与文化认同感,我们开始自觉地传承历史文脉、推动文化繁荣,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另一方面,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发展。文化自信依托于文化自主性,更依托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独立自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巩固和发展文化主体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文化主体性是文明“活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凝聚统一的精神标识。在新的历史时期,唯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权,坚持“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论,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基本原则,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文化主体性,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第一,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权。2023年10月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将“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置于“七个着力”要求之首,可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对新时期文化发展与建设的重要性。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权,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历史走向的正确把握。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也是充分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先进政党。另一方面,面临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国际体系格局动荡变化的复杂局面,文化之间的碰撞交锋更为明显,意识形态领域之间的斗争更加严峻。因此,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尤为重要。这为我们在新时期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提供了必要前提,也为新时期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二,牢牢坚持“两个结合”,建构起具有中国独特精神标识的文化体系。在2023年6月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这一中国共产党考察社会历史现实的科学方法论之余,还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这一科学论断。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的认识,对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科学认识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当前,解决“古今中西之辩”,回答“中华文化何去何从”成为一个亟须回答的重大问题,“两个结合”以对“中国具体实际”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而传承发展了文化的独立自主精神,进一步建构起了具有中国独特精神标识的文化体系。
第三,在文化文明交流互鉴中,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化自信不是封闭自守、盲目自大,而是开放包容。文化主体性也不是以我为尊,而是讲究兼收并蓄、包容创新。回溯历史,正是因为有着包容性、创新性、和平性等特点,中华文化才能够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生生不息,繁荣兴盛。岭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共同精神纽带,是更好担负起“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文化支撑力量。要实现这一新使命,就要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岭南文化主体性,发挥岭南文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特点,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有利文化条件。
[本文系广东省委党校2023年度校(院)重大委托调研课题“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使命和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XYZDWT202301]
作者系广东省委党校哲学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202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