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乡村治理协同推进机制,推进社会治理数字化。”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把金华市浦江县作为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群众的第一站,在现场解决群众难题,开创了省级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的先河,“浦江经验”由此形成。经过长期探索发展,“浦江经验”已经成为信访工作领域以“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为主要内容的实践经验。时隔20年,准确把握“浦江经验”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坚持人民至上,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浦江经验”是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坚持理想信念、秉持性质宗旨的生动体现,是领导干部发扬民主、体察民情、联系群众的重要机制。
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只有走出机关开展接访下访活动,直奔基层、直面群众、直击矛盾,面对面了解民生疾苦、掌握实际需求,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更好地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从而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持续改善干群关系。要践行好群众路线这一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进民生福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开展群众工作,要适应现代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走好网上群众路线,通过网络服务平台广泛搜集社情民意,精准掌握群众诉求,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二、坚持问题导向,推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做好群众工作应该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目的是要解决问题。能够成为信访问题的事件,一般来说都不是普通事件。这些事件看似“小事”,但对信访群众来说,可能是“天大的事”。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很有可能“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浦江经验”作为领导干部开展信访工作的重要方式,就是要钻到“矛盾窝”里,解决群众心中的“老大难”问题。
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常态化开展接访下访,推进源头治理和积案化解,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推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急难愁盼”问题,发现具有普遍性、领域性、政策性、苗头性的问题。要具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到信访量最大、情况最复杂、矛盾最尖锐的地方接访下访,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真正取信于民。
三、坚持系统观念,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浦江经验”不只是简单地针对解决群众信访问题,而是从“大信访”“大治理”的系统性思维出发,把信访工作融入群众工作、融入社会治理、融入发展大局,促进基层工作的开展与落实,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领导干部要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带头到基层调查研究,把基层治理和下访接访结合起来,把自上而下的“浦江经验”和自下而上的“枫桥经验”结合起来,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一般性问题演变成信访突出问题,推动各种矛盾问题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形成基层治理工作闭环。要用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观点,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做好下访接访“后半篇”文章,完善问题会商、资源整合、包案督办机制,让信访案件“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新时代信访工作格局。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广东社会治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