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校声音

王培洲: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何尤其强调团结奋斗

时间:2023-05-15 17:05:50 来源:学习时报 【字体: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团结奋斗是贯穿全文的一个关键词,这既是对历史的经验总结,更是对未来的行动要求。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讲团结奋斗,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属性决定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团结奋斗观不断内化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基因。

  以团结奋斗实现崇高使命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在“世界历史”中诞生的,担当着伟大的历史使命,具有宏阔的世界历史眼光。团结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崇高政治理想和政治追求的必然要求,具有极高的政治“分辨率”。
  从唯物史观来看,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崇高使命,实现这个人类的伟大事业需要紧密的联合和团结,形成一个全人类的联合体。《共产党宣言》对共产党人团结奋斗的行动作了专门论述,即“最后,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并发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振聋发聩的号召。
  必须认识到,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团结奋斗不是只停留在理念中,而是无产阶级实现目标的原则、条件和具体行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在第一国际成立之时,团结奋斗就成为一个基本原则。作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把团结作为革命运动的基本原则,并强调:“如果我们能够在一切国家的一切工人中间牢牢地巩固这个富有生气的原则,我们就一定会达到我们所向往的伟大目标”。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强调“全世界的无产者现在真正联合起来了”,这里指的是在第二国际的成立大会(巴黎工人代表大会)上欧美无产阶级“组成一支大军,在一个旗帜下,为了一个最近的目的”,要求在法律上规定八小时工作日,规定五月一日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战斗的节日。显然,要肩负起伟大的历史使命,解放全人类,不仅要追求自身团结,更要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共同来奋斗。从马克思恩格斯在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的实践中可以清晰看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因伟大事业而不懈追求团结奋斗,并将这个鲜明政治理念转化为“联合起来”的斗争策略与斗争实践。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团结奋斗鲜明地写在自己的历史答卷上。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的二大发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就鲜明指出,“我们一定要为解放我们自己,共同来奋斗!工人和贫农必定要环绕中国共产党旗帜之下再和小资产阶级联合着来奋斗呀!”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统一思想、加强团结、共同奋斗是贯穿其中的一条金线,确保了我们党在重要的历史时刻能够以空前的团结奋斗实现空前的事业。新征程上,无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艰巨任务,还是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都内在地要求在党的领导下把十四亿多中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凝聚起来,不断画出最大“同心圆”,持续团结奋斗。
  以团结奋斗践行群众史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论断。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实现群众利益就必然要形成“最大公约数”,最大限度地团结人民群众围绕目标团结奋斗。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并强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强调与人民群众一起团结奋斗实现共同的事业,这是群众史观的深刻体现。当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人民群众所组成的“联合体”必会越来越广泛,团结奋斗的精神和意志会越来越坚定。这也深刻说明了群众史观是团结奋斗的哲学基础,团结奋斗是群众史观下的生动实践。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群众史观作用下,中国共产党不断把每个阶段的目标要求转化为党和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进而言之,在党同人民群众形成的血肉联系中实现群众利益,就必须把人民群众最广泛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形成党群一心、同责共担、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的生动局面。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就意味着当我们朝着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前进时没有“局外人”,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结合新征程上新的实际把群众组织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党和人民形成的紧密团结中不断奋斗,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以团结奋斗永葆政治本色
  团结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品格和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马克思主义政党团结奋斗的政治基因决定了团结奋斗的基本遵循和要求,深刻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锋队属性之中。
  列宁把马克思恩格斯建党学说同俄国实际相结合,创建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提出了一整套党的建设理论。列宁的党建学说高度重视党的团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团结奋斗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党的团结奋斗表达先锋队意志。另一方面,列宁注重强调以纪律性来实现无产阶级政党的团结统一,进而保证先锋队性质。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严格的纪律性是实现党的任务的保证,在政治纪律的约束下,才能有一致的政治行动。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团结奋斗既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破题之要。中国共产党团结奋斗有明确的旗帜、道路和目标,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状态中自觉巩固和加强党的团结统一、党同人民的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不断发挥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统一、政治团结、行动一致的先锋队优势。每个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先锋队中的一员,要清醒认识到党的团结统一首先是政治上的团结统一,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通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和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2023年5月8日第A2版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