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举办“中国特色政治思想的学科体系与创新发展”学术创新工作坊
2024年4月12日,校(院)在图书馆四楼国际会议厅举办“中国特色政治思想的学科体系与创新发展”学术创新工作坊,邀请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3位专家互动交流。会议由校(院)刊编辑部主任王升平主持。
会议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为进一步加强理论创新和提高中国特色政治思想的国际影响力,有必要围绕中国特色政治思想的学科体系与创新发展开展深入的理论研讨,以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政治思想的学科体系建设。
会上,3位专家学者先后作交流发言。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教授谭安奎认为,“政治现代性”的相关问题,需要在政治现代性内部寻找疗愈办法,即:通过加深对“个体本真”源自一定社会背景的解释,寻求差异出现背后共同的社会基础,谋求能让个体自足的社会共识;通过发掘进步主义下社会工程的正外部性,找寻社会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平衡点;通过提倡包容性的价值观,尊重不同文化、身份的差异,促进社会和谐多元发展,以实现政治现代性的内部自洽。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副院长孙国东认为,中国现代政治哲学需要去西方化、去自由主义化,对现实具有介入性,建构更具中国性的理论模式和话语体系。基于“公共阐释”的“阐释政治哲学”,中国现代政治哲学话语应该具有面对西方的“对话—抗辩”功能、面对现状的“阐释—范导”功能、面对历史的“阐释—反思”功能,通过思想史重构、政治哲学建构与社会—历史分析相结合、历史哲学研究与社会政治理论分析相结合,在现代条件下实现创造性转化。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忠华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而社会无法切断与历史的关联,社会科学研究有必要转向历史,以丰富社会科学的研究体系。基于目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转向历史的实践,建议加强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方法与历史方法的有机结合,以更加宽广的视野面向历史和尊重历史,处理好学术研究与资政建言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立足中国与国际视野之间的关系。
校(院)部分教研部教师代表、相关专业研究生及校(院)刊编辑部全体成员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校(院)刊编辑部 曹艳红、曾润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