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活动] 经济学部(系)党支部召开学习十七大报告理论研讨会
.
2007年11月15日下午,经济学部(系)党支部召开学习十七大报告理论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教师和党员踊跃发言,会场气氛热烈。
广东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经济学部(系)离休老教师宋子和教授应邀到会作专题发言。他说,党的十七大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从十七大的背景看,它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第二,从内容上看,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十七大总结历史经验、根据新的情况,作出了新的概括。第三,从实践上看,十七大对如何在已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如何不断地丰富发展已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
党支部副书记缪国亮教授谈了自己对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含义的认识。他认为,可以从发展的直接目的、根本动力和最终目的三个方面来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第一,经济社会发展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直接目的。各级干部必须转变观念,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替代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政绩的最重要标准,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第二,经济社会发展以人民群众为根本动力。发展必须依靠人民。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在制度上杜绝个别领导人决定发展的情况出现。第三,经济社会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各级政府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要。
长期研究“三农”问题的王冰教授说,十七大关注民生。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是农民问题,“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广东的“三农”问题解决得不是太好。广东农民收入居全国第五位,与广东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相符。十七大报告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新提法。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精神,把“三农”问题解决好。
张卿副教授接着说,民生问题涉及到社会福利。联系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任务,张卿副教授认为社会福利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值得研究,经济学缺乏从产业层次来研究社会福利问题。从历史来看,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福利有密切相关性。欧洲发达国家产业升级转换快,服务业比重高,社会福利也高。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提高社会福利,这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白国强教授着重谈科学发展观。他说,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重要内容。十七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看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现在我国在发展方面存在问题较多,例如资源进口数量大,已经影响到世界的资源价格和世界经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快,在环保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否则就会影响今后的发展。
张海梅教授说,现在全国掀起了学习十七大报告的高潮,我们作为经济学的教学科研人员, 更要学习和把握好十七大报告的精神,特别是其中关于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观方面的内容,将其贯彻到教学和科研中去。张海梅教授还谈到,在对外开放方面,十七大报告有很多新的提法,例如,“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在十六大报告中提的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这些都需要我们很好地理解。
丘世忠老师主要谈了自己对十七大报告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看法。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丘世忠老师提到,我国教育产业化、医疗改革、住房价格、“三农”等出现的问题不利于社会和谐,需要对政策进行检讨和改进。
周立彩副教授从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存在问题谈自己对十七大报告关于民生问题的体会。王丽安、王红英、岳芳敏、徐元康等副教授也谈了自己的看法。教研部(系)主任和党支部书记余甫功教授虽然在外地学习,但也通过电子邮件发来了他写的学习十七大报告的论文。
(2007年11月)
链接文章:
.
宋子和
党的十七大最振奋人心的是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理论问题上,有重要的突破和发展,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诚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最早提出来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高举这面旗帜,都与时俱进地发展创新这一重要理论,十七大继续高举这面伟大旗帜,似乎没有新的理论概括,这种看法我认为是不对的,主要理由有三:
第一,从十七大的背景看,它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改革开放近30年,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和主张。有些人认为是改革的方向错了,甚至认为中央的思想政治路线出了问题,这就重新提出了中国今后的改革和发展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针对这种看法,十七大集中而鲜明地提出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从内容上看,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十七大总结历史经验、根据新的情况,作出了新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七大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它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同时代特征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是在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第三,从实践上看,十七大对如何在已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如何不断地丰富发展已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
所以我认为,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了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奠定了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是最重要的理论创新。
(原载《南方日报》2007年10月31日)
.
余甫功
财产性收入比率是经济市场化和国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在居民收入构成中,财产性收入所占的比重还非常小,仅为2%左右。进一步提升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首要的是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更多的财产
要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首要的是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更多的财产,只有让社会主义劳动者普遍成为有产者,才能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进而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和谐。我国属于经济体制转型国家,居民的私有财产基本来自于居民收入的储蓄积累,而居民收入又主要是劳动收入(即工资性收入)。因此,让更多的群众拥有更多财产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经济,通过经济增长来带动居民收入的增长。同时,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长期以来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着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等突出问题,其根源是国民收入分配存在问题。长期以来,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滞后于经济增长。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GDP中劳动者报酬所占的份额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这意味着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居民所分享到的相对份额在不断减少,而资本收益和政府收入所获得的相对份额在不断增加。于是,政府和企业储蓄率上升。在投资来源中“自筹资金”占了大头。由于政府和很多企业的投资并不依赖贷款,通过金融信贷手段来控制投资,就很难有明显效果。从初次分配来看,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导致税收超速增长,同时也由于地方政府越来越深地直接卷入了投资和生产过程,政府初次分配的收入提高很快。在再分配环节,财政对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投入不足,政府在经常转移中获得的收入税和社会保险交款等转移收入,大于社会补助等转移支出。由于国民收入分配中,过多地向政府倾斜,使政府积累了大量财富,但却没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保障职能,政府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缺位,导致城乡居民不得不自行考虑医疗、养老、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支出。这样,人民群众收入增长不快,导致居民难以形成财产积累,财富效应得不到发挥,居民消费率过低,政府、企业储蓄率和投资率过高,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因此,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财产,从而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提供经济支撑和根本保障。一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二是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通过综合改革,如工资、税收、公共财政等的改革,降低国民收入在政府和企业的分配比例,提高其在居民中的分配比例,完善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并严格执行。三是扩大转移支付,创造机会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支持居民创业就业,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适度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四是通过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改变银行间接融资比重过高的状况,从而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居民能够获取存款利息之外的更多的财产收入。
(原载《南方日报》2007年11月21日)
.
缪国亮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什么是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呢?我认为,可以从发展的直接目的、根本动力和最终目的三个方面来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
第一,经济社会发展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直接目的。
以人为本的“人”,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从发展的直接目的来说,发展要以人为本,就是发展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中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
有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头脑中没有这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他们看来,发展是为了增加GDP,为了增加物质财富,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一句话,是为了自己的政绩。这种观念的产生,既是源于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的影响,又是源于不科学的政绩评价制度。一切为了GDP,以GDP论英雄,其结果是,一方面,GDP上去了,另一方面,资源浪费了,生态环境恶化了,人民生活质量降低了。这也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成本、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换的根本原因。
各级干部必须转变观念,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替代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要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为了人民,发展就要追求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低成本、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为了人民,发展就要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前提,实现人和自然协调,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为了人民,发展就要实现城乡协调、区域协调和经济社会协调,更加注重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发展,让广大农民和城市居民、欠发达地区人民和发达地区人民、收入水平不同的各阶层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要改进政绩衡量指标,不能单纯以GDP来衡量政绩。要完善和试行绿色GDP核算,制订反映人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真正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政绩的最重要标准。
第二,经济社会发展以人民群众为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创造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从发展动力来说,发展要以人为本,就是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和聪明才智,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些地方,发展规划和发展项目取决于少数领导人的意志,甚至是取决于“第一把手”的个人意志。有的地方由于更换了第一把手,发展规划和项目也随之更换。有的地方不惜损害老百姓的利益搞政绩工程,当地群众无可奈何。这种不依靠人民群众、只由少数领导人决定和推动的发展,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事实表明,“发展依靠人民”是实现“发展为了人民”的保证。
要真正做到发展依靠人民,以人民群众为根本动力,就必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要在制度上杜绝个别领导人决定发展的情况出现。首先,按照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当党委讨论决定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时,采取票决制(无记名投票)这种真正民主的方式。其次,坚持人大决定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项的制度。在人大会议上,人民代表对党委提出的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进行讨论,以民主方式作出决定。不管什么人,只要没有法律的授权,就没有权利改变人大通过的决定。再次,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事项,要通过多种方式,例如听证会,或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和政府门户网站,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第三,经济社会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自身的发展会越来越走向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的。在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人的全面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财富越来越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的物质文化条件就会越来越具备。
经济社会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发展,既要满足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促进人民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各级政府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要。
总的来说,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直接目的,以人民群众为根本动力,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