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现场教学点简介
枫溪区詹厝村
曾经的詹厝村是以“软弱涣散支部”、“问题突出村”作为反面教材而闻名。原村党支部、两委班子不担当、无作为,组织软弱涣散。后村在党建、制度、治理和文化上探索创新,使村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一、创新“二”台,提升党支部引领力。突出学习教育创新,提升党支部的引领力。通过搭建学习平台,筑牢实践平台,实施“党员活力先锋亮化工程”,组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设立“扶危济困服务岗”“文明宣传服务岗”“维稳调解服务岗”“扶危济困服务岗”和“外来务工群体服务岗”5个岗位,组织40多名“无职党员”设岗定责,领岗上岗。吸纳外来人员党员代表加入“维稳调解服务岗”和“文明宣传服务岗” 。
二、加强“三”治,提升乡村治理水平。1.健全自治制度。党支部指导村民代表大会完善自治制度,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詹厝村新村民自治制度》。2.加快法治进程。加强自身建设,健全“两委”一系列制度。3.厚实德治基础。党支部倡导成立“乡贤咨询委员会”,建立《乡贤联谊活动制度》,每年定期召开年会。
近年来,詹厝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在先锋党员身先士卒走在最前列的感染下,詹厝村掀起了环境“革命”热潮对脏乱黑点屡出重拳,拆除违章200多处,面积高达数万平方米,盘活集体用地8亩用于规划建设综合菜市场,并先后筹资1800多万,对多条村道进行硬底化改造、对五个池塘进行清淤、引韩入池和配套景观改造、利用空余土地完善基础设施和绿化打造,党建公园、健身广场、现代化公厕、基层卫生站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二、经济建设篇
潮州大力推进凤凰单丛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把地理标志产品“凤凰单丛茶”从种植向深加工、销售、流通、旅游休闲等领域不断延伸,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辐射带动6000多户茶农,实现富民兴村。凤凰单丛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天下茶业”建设目前已完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茶文化交流中心、初加工车间等主体建筑已初具雏形,该项目占地约170亩,总投资2400多万元。主要想打造一个‘茶旅’基地,外地客商、游客来了之后可以感受单丛茶的制作过程,还有民宿、餐饮等茶器茶具一站式体验,项目建成后,将辐射带动周边近3000户茶农,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农业产业化,农民得实惠。“南馥茶业”建设基地将通过“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近年来,项目实施主体南馥茶业公司已联结周边近300户茶农实施标准化种植,实现增产增收。
凤凰单丛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覆盖凤凰、赤凤、归湖三镇,由9家企业负责实施建设九个基地。项目计划投入2.08亿元,辐射带动6000多户茶农。目前已完成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进度达16%。
凯普专注于技术创新,发展现代经济。在企业初创时,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全力以赴进行科学攻关,自主开发并推出了获得国家认可的分型检测试剂盒。这种检测技术简单、快速、准确、安全且成本较低,突破了传统检查技术的局限,利用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平台解决传统杂交耗时长、易污染、鉴定病毒型别难的技术难题。随着产品、技术和市场的初步成型,在2010年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依靠“自主创新”,企业瞄准市场风向。从创业开始,企业创办人就把凯普的发展方向定位于健康产业、分子医学领域,打造妇产、检验、病理、生殖遗传学界的品牌,从最初开发医疗器械和诊断试剂起家,如今已形成产品系列化、多元化。
2020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广东凯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紧急组织科研力量投入检测试剂盒研制工作,在通过严格的试剂盒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等环节,确保稳定性和准确性后,完成两款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产品研制工作,相关检测试剂通过应急审批,已向湖北省和潮州市捐赠2万人份检测试剂,用于支持卫生防疫工作。
凤泉湖高新区是深圳(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一园三区”之一区,位于潮州市区东南方向,处于潮安县与饶平县交界处,北靠汕汾高速公路,南有铁汫线横穿而过并将园区与市区及潮州港连接。园区两端为同三高速的铁铺、钱东出口,距离市区与潮州港均约20多公里;随着潮州港的开发建设及厦深高速铁路和潮汕机场的建成,园区的海路、陆路、空运立体交通十分便利,园区的区位优势更为明显。随着潮州港的开发建设以及厦深铁路建成通车,宁莞高速、潮州港扩建码头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不断推进,园区的海、陆、空运立体交通将更加便利,区位优势更加突出,闽粤经济合作区的规划建设也将为园区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工业园的开发建设将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和“政府主导、统一规划、资源经营、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通过合理布局和综合利用,努力打造成产业集群、土地集约、配套完善、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宜居创业、节能环保、效益明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园区规划总用地规模为3.2万亩,首期规划用地规模为1.2万亩,现已开发建设4500亩。
凤泉湖高新区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突出“园镇合一、产城融合”的主攻方向,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铁铺镇经济社会健康稳步发展,双轮驱动,推进社会各项事业有序开展。
三、社会建设篇
社光村坚持整体规划、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科学布局,持续发展的理念,搭建招商平台,发展集体经济,融合企业共同发展,实践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建共治共享发展模式,走出一条颇具社光特色的产业兴旺探索之路。村遵照拆、建、管原则,实施了打造生态宜居、美丽社光。现已建成了文化公园、党建公园、法制公园、乡贤路和其他村道拓宽绿化等。同时,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建设社光美食街、社光鱼肉菜市场。市场建成后优先照顾困难户、困难党员就业、创业。
“五位一体”的“城乡综合体”规划。包括:①临江两公里的江水楼房优质房产。②预留四十亩地左右建从小学到中学的优质学校和配套设施,服务区域居民的小孩就读,让他们享受高质量的教育。③打造商业金融中心。④打造五星级颐养院。⑤生态农业观光园。⑥进企业打造水上乐园。⑦为给旅游乡村增进更多魅力元素,将引进工艺、雕刻、字画、刺绣等大师进驻社光村建工作室,为村旅游带来更多的文化底蕴。⑧实施“人才振兴”战略,党组织带动人才工程,党员带头实践创业项目,干群一同实践、创新,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创业,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振兴。积极创新基层治理方式载体,通过党建引领,建立人才储备库,社光村建立青年创业基地,为应届毕业生、待业青年创建一个创业发展空间,主要服务是提供就业信息、大数据资源、引导产业创业创新等。
凤新街道综治中心“四化建设”着力打造一个职能综合化、服务网格化、平台智能化、治理社会化的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平台,逐步形成操作性强、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新模式。2018年,凤新街道综治中心“四化建设”被评为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主要做到:
一、实现职能的综合化,解决基层“职能多人手少”问题。对综治中心进行了升级改造。将街道综治、信访、城管、环卫、安监、消防等社会治理相关职能部门进驻到中心,着力培养基层社会治理“全科医生”,在综治工作原有的“防控违法犯罪、化解矛盾纠纷、排查安全隐患”三大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增加了消防安全排查、环境环卫治理、城市执法管理、特殊人群管理、文明城市创建、扫黑除恶等工作任务,并集中到联勤指挥室进行实时指挥、调度、跟踪和处理,逐步实现集中化、板块化、实时化办公。将过去单兵作战的独斗模式转变为立体联防的共治模式,实现基层治理的协同合作。
二、实现服务的网格化,解决“管理模式粗放化”问题。一是科学划分定格。按照“科学划分、整体覆盖、精细管理”的基本原则,设立有街道一级网格1个,村居二级网格16个,和由村(居)民小组、工业园区、企事业单位组成的三级终端网格33个,各个网格之间做到边界清晰、责任明确,网格设置不遗漏、不交叉、无缝隙。二是因地制宜定人。结合街道特点,在原有36名兼职网格员的基础上,根据中心城区的社会管理需要,按照“一格一员”或“一格多员”的要求,新增配备义务信息员67名,辖区现有网格员及信息员已经达到103人。三是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将社会力量充实到网格员队伍中来的工作方式,吸收基层治理特邀委员、志愿服务人员、“巷长”和“乡贤”等具备相应素质能力的人员充实到网格管理员的队伍中,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社会参与度和群众认知度。
三、实现平台的智能化,解决“信息渠道单一化”问题。通过大数据的运用,依托广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逐步建立信息数据库,逐步实现信息的全面覆盖。与中国移动潮州分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引进了符合基层实际需要的信息系统——“和对讲”实时实况信息交互系统,实现了只要有移动网络信号覆盖就能提供视频对话、信息上报、事件截图、轨迹定位、群发群收、人员统筹和路线优化等实用性功能,建立由网格员和街道联勤指挥中心组成的实时交互体系,打造成为既能看又能听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为职能部门快速有效处置各类社会治理事务提供快速、准确、直观的信息。
四、实现治理的社会化,解决“基层力量分散化”问题。一是建立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街道党委的党性凝聚作用,把辖区内各级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其他两新党组织联系起来,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形成工作合力。二是探索成立基层治理促进会。充分发动辖区内的行业企业代表参与社会治理,探索成立涵盖各行各业的基层治理促进会,凝聚各方力量参与到社会治理之中,完善全民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三是充分引入社会服务。一方面引导街道和各村(居)结合自身实际成立社会服务队,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关注度;另一方面主动联系衔接各级各类志愿者队伍参与基层社会治理。